(每個月都搭火車,已經非常習慣火車吵雜跟顛簸,甚至非常樂在其中)
滿10個月,到林口長庚兒童眼科複診,掛的是楊孟玲醫生,真的非常多人
幸好上一個黃醫生有幫我們插隊掛號
一早從花蓮坐火車到台北,再轉林口長庚的接駁車,很怕小湯在路上鬧起來,帶了好多鎮暴用的餅干
最後都沒派上用場,這傢伙很配合,一路上都在看年輕小姐,還隨便對別人笑,根本沒空理我們
掛的是下午的診,我們大約1點半就報到,本來要先去檢查室點散瞳劑檢查
但醫生臨時說要先看看小湯眼睛偏斜的角度,我們就到診間外等,順便餵小湯吃午餐
把他餵飽了,待會才不會發脾氣
最近他迷上白吐司,一個人可以吃掉兩片,我們就一邊餵他吃吐司,一邊餵麥片
現在可以吃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帶出門真的比較方便,不然光是帶副食品就頭痛了
吃飽後,也輪到我們看診,醫生很有耐心地問小湯最近的狀況,測量眼睛角度也很順利
考量到小湯現在很難控制,就不點散瞳劑檢查視力,等進手術房麻醉後再來確認遠視的度數
這次最大的收獲,是確定給楊醫生開刀,她真的是位非常溫和有耐心的醫生
在診間外等待時,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女兒也是給楊醫生開刀,現在一切都正常,更加深我們的信心
2個月後,等小湯滿1歲時,就可以排手術的日期,我真的緊張又害怕。
除了眼睛的治療,小湯在1月份開始在花蓮的門諾醫院上物理跟職能治療的課程
會去上課的原因,是小湯8個月的時候還沒辦法獨立坐得穩
他會翻身、滾動,但爬行的姿勢像毛毛蟲
小兒科醫生建議我們給復健科評估小湯的發展曲線
經過檢查,小湯的身體沒問題,只是學得比較慢,評估報告上的分數落在發展遲緩的邊緣
治療師說,眼睛影響很大,建議我們每星期一天帶去上物理跟職能的課程
於是,小小年紀,每星期五早上8點半就要帶便當去醫院上課了
說是上課,我覺得玩的成份比較大
8點半是物理治療,治療師拿著玩具吸引小湯自己坐著玩,讓他習慣「坐著」這件事
在他爬行時,也會撐著他的腳,改正他爬行的姿勢,一堂課大約半小時就結束
下堂課是9點半,等待時小湯剛好可以吃早餐,一個人帶一隻野獸在外面吃飯真的累死媽媽了
在家還有餐椅可以綁著,在外面根本很難要他乖乖坐好,最後只能一手抱他一手拿湯匙,好狼狽
9點半是職能治療,主要在教小湯「怎麼玩」
對小小孩來說,「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他會認識自己的身體,瞭解怎麼控制手的動作
但小湯就是因為眼睛的關係,他的玩法非常据限
就只會把東西拿來咬,也不會在家裏四處探險,對小東西沒有興趣
其實跟物理治療很接近,就是要讓小湯習慣坐著玩,發展他的平衡感,訓練他的手眼協調能力
在一旁看著的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再更努力,把治療師的動作跟教法學起來,回家才能幫助小湯
剛開始很難接受要上課這件事,尤其是到兒童治療室的路上,會先經過一些正在接受復建的婆婆媽媽
她們會看著小湯說:「真可憐,這麼小就要來復健。」讓我更難調適自己的心情
但上了四次課後,現在10個半月,不但坐得穩,還可以在趴著時,自己撐起來坐
也開始在客廳扶著桌子站起來左右移動,爬行時也開始會把肚子撐離地,學會用腳的力量前進
一個月的時間,小傢伙好像在趕進度,把他落後的一次補齊
我跟小胖都同意,上課是有幫助的,不只是小湯學得快,我們也可以得到正確的知識來幫助他
更重要的,我們在小湯的進步中得到自我肯定:「原來我們也可以讓他成長。」
現在,小湯很會「玩」
除了把東西拿來咬,他會兩手拿玩具互相敲擊、會丟東西、會翻箱倒櫃、會用兩根手指拿小東西
像個正常又調皮的小孩
我一直以為小孩天生就會玩的,小湯讓我知道,「玩」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簡單
看著小湯把東西丟得滿地都是,我以為到這個階段我會生氣,沒想到我沒有,我還覺得開心
因為我的孩子知道怎麼用他的手、眼睛去探險
我很高興我們選了正確的方法來幫助他
留言列表